8月8日,“第一届中国资产管理峰会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北京信托总经理王晓龙做主题演讲“信托行业的转型之机”。他表示,从未来市场成长的潜力以及信托公司竞争优势来看,专业私募投行、另类资产管理和个人客户成长迅速,是未来信托业的转型方向。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很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么高的嘉赏。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的发言主题叫信托行业转型之道。
财富管理近年来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出现的名词,标志着我国早期纯粹以产品驱动理财业务时代,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转型。随着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金融工具和业务模式发展,泛资产管理已经到来,,财富管理手段很缺乏,因此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赢得客户的忠诚信任,是做百年老店还是追求短期效益,是众多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我们站在变革的时点上,面对信托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如何围绕进一步发挥信托制度优势,,谈谈我对信托行业转型之路的思考。
北京国际信托作为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第一批信托公司,自2001年开展新型业务以来,始终坚持与资产管理模式相匹配的产品,北京信托过往三年,北京信托为投资人创造的平均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1.71个百分点。依靠高校的管理团队,北京信托有雄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为行业付出创新力量,也为信托行业创新发展和行业转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秉承着以稳健为根本,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以合规风险防范文化基因的培养,从2002年在北京地区发行首支集合信托计划至今,北京信托曾经创造业内多个第一,更为高兴的是在这十几年当中,公司为行业输送大量人才,为行业业务创新奉献大量案例,秉承投资者的文化,忠诚履行社会职责,保证财产安全性的同时,也主动加大与投资人互动,进行教育功能,维护投资人的权益,同时对投资人风险承受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2004年新的时点,公司和许多信托公司一样,面对过往信托业发展模式出现困惑,基本事实是自2009年信托发展高速态势不可持续,今年上半年,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处于不稳定时期。从2003年资产增速的观察,环比增速基本只能维持在8%左右,目前数据还在继续滚动,毫无疑问,信托行业的循环从过去的繁荣周期进入了调整的窗口期。信托业发展环境有不确定性,从2012年开始,、业务创新的浪潮,证监会[微博]、,降低投资门槛,以及减少相关限制诸多方面打破了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至今的竞争壁垒。这幅图概括了当前我国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以及相应的变化,以风险为横轴,收益为纵轴,券商、基金等竞争者的加入,传统信托业务不断被迫向高风险的领域平移。而信托行业依靠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受经济放缓影响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和低速增长。资管新政严重打击信托通道业务,管理风险,回归信托本业是当前紧要任务之一。
刚性兑付对信托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形成一定的威胁。2014年中国信托业协会的信托业发展报告有一个数据,信托业赔偿准备金仅75亿,占全部68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的7.4%,刚性兑付这些潜规则一再提示我们,刚性兑付加有形收益率,背离市场风险定价机制,扭曲结构,如果长期内不加以校正,不仅加大信托行业风险管理难度和应对的成本,也严重影响了金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投资者的错觉和对金融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预测的诊断。因此变革是必须的,它也迫于眉睫。
从1996年我国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到2013年7月,贷款利率管制开闸,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并不断取得成长。一旦我国利率市场化制度,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实现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将必然给信托公司现有业务和模式和一定水准带来一定挑战。业务服务的角度而言,2013年我国资产总规模94.1万亿元,高净值人群超过81万,随着高净值增长也呈现多元化的模式,更加关注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跨界资产配置的综合理财方案,因此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家族信托、跨境资产配置需求,对信托公司业务能力提出挑战。更应该看到,全方位满足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仅靠信托公司自身的产品和管理财富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从法制管理而言,信托行业的发展还需要税收制度的完善,信托合同成立和终结时应设财产转移而遭遇二次课税,大幅度增加投资成本并压缩收益空间。信托登记制度缺失,未来信托业要创新,要持续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关制度配套和完善。总之,与开发新的业务领域相比,信托商业模式的转型更加迫于眉睫,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宏观经济的中速增长新常态基本确立,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将使得某些业务领域有加大的增长,在资管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未来信托的业务转型和创新商业模式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主动把握机遇。
谈到转型有三个问题必须回答的,第一就是变之理,第二是变之术,第三是变之器,信托公司的储备能力。首先转型的模式和路径选择至关重要,信托行业的转型必然要顺应社会融资结构演进,市场变化,。从社会融资结构来看,我国自2004年提出扩大金融融资为目标,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在今天实现这个目标依然任重道远,2013年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占社会融资规模为11.7%,融资结构依然很不平衡。过度依赖直接融资,会使整个金融稳定存在风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信托业需要大力创新直接融资的投资平衡,大力发展投资型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股加债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基于投融资型的标准化产品和基于财富管理型的差异化的理财产品,积极拓展适合于财富管理需求的业务综合平台,真正构建信托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未来市场成长的潜力以及信托公司竞争优势来看,专业私募投行、另类资产管理和个人客户成长迅速,是未来信托业的转型方向。,,、,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发展趋势强调专业化,产品的专业化到客户的专业化,再到产品专业化与客户专业化整合式发展。通过提高产品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专业投资领域实现产品专业化,通过客户细分加强营销能力以及定制化服务能力,实现客户管理专业化,进而实现整体发展。
从国外经验看,通过比较国外信托发展历程,。,最可能演化的方向是美国信托体系。美国领先学术机构与私人财富管理的主要业务,。我国资产有可能在信托体系当中有更多的发展,而从我国社会融资体系的需求来看,银行目前只能满足一般客户的需求,资金、市场门槛过高,固定收益类的产品缺乏,相对安全又市场配置的股权,证券公司标准化资产的运作上,因此信托业的未来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并结合信托的文化,开展以专业私募投行,另类资产管理和私人投行为主的业务,弥补当前的空白。
专业投行的方向强调交易专业化,金融产品为核心的中介出口服务,打造开放型的资产配置平台,从单一金融产品内部提供的产品销售导向向客户需求导向的重大转变,其立足点不仅是产品的销售,而是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素质的全方位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提供。要求从业人员通过了解产业的规律,主动发现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不同参与人的融资需求,并深入评估风险,匹配适合的产品,这种方向的优点已不再是单一产品对单一客户,而是灵活运用债权、股权、股债结合,期货资产重组,结构性设计的多种产品,以咨询、撮合等综合服务能力来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求。
另类资产管理做好了,做深了将是充分发挥信托公司专业化投资方向服务的优势,从当前狭隘的资产管理向广义的资产管理发展,以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另类资产管理业务是信托公司相对于银行、券商、基金的相对优势领域,是持续稳定的价值创造来源。此外,机构投资者的超高值客户日趋成熟,国际的发展大势所趋,也为开展这类业务提供机遇。资产管理构建和能力提升,将是信托公司做大做强的基础。信托公司资金以外的实际资产,股权纳入资产管理范畴,通过建立资产池,提供投资标的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服务。
私人财富管理的要点是客户的专业化,提供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产配置,以及定制化产品的服务,中国个人财富集聚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且2002年有增长趋势,2015年中国将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信托公司这一块业务,进一步提升稳定的利润性是必然选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三个方面只是信托业未来转型的建议,而绝不能概括信托行业未来发展所有的可能性,信托公司不能为转型而转型,而应当在走向专业化过程当中,通过转型来实现差异化,发挥信托制度本身的必要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方向,在应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优化管理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水准。
除了完善信托公司自身能力之外,在泛资产时代,包括信托在内的各家机构之间,在信托业务往来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
北京信托从2013年开始实现了信托转型,此次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最根本的转变,就是从被动性需求曲线变为主动调整的需求,将原本刚性兑付确定的狭窄风险曲线纵向拉长,并同时带动需求变化,改变结构。针对不同风险偏好,把产品的优势、投融资的金融产品标准化和财富管理产品追求差异化、个性化,当前风险利率过高,主要的原因是刚性兑付转化成管理能力,提高风险的收益。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成为一项潜规则,从转型的角度来看,这种说不清楚又必须的忠诚现实更加难以解决。产生的外部性直接推高全行业的风险利率,与其陷在潜规则当中不能自拔,不如将长期以来大家认同的潜规则做实,使之成为产品的属性,以市场的方法定价,消除潜在风险,这种方式跟以往的思路完全不同,从产品的供给端来做,将产品供给明确化、规范化。
我这里介绍产品的要素,第一类产品,信托产品的供给变革思路之一把现代信托类计划搞的透明化、标准化,改造成基于信托型的标准化的高收益债和信托担保私募债,信托公司按照受托投资型的角色,设计标准化高收益的投资债产品,在这当中引入第三方评级,引入承销商,引入积极投资目的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适合建立净值的评估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条件成熟时在特别市场进行交易,提高其流动比例。在信托担保私募的价格情况下,信托公司按照信托代理的角色,把债券发行方和直接投资人连接,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
在整个信用风险的情况下,支持有条件,有资产的企业直接发行信托担保的私募债,在这种法律关系当中,信托公司不为债券收益的违约承担责任。投资人债券对价是发行方,信托公司作为代理人,有义务在违约情况发生时,以投资人利益为原则,对债券收益相应的资产进行处置。信托业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托风险补偿和流动风险补偿,包括设立常态风险准备金,并预提常态基金,发行人自有资产抵押,设置发行人发展债务指标约束,引入第三方担保,特别是违约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制度设计。
第二类产品是信托型的ABN,这个产品核心可以概括为一票两权,一票即资产支持票据,两权在资产票据上有两种内容,一个是A类的信托收益权,二是对发行人的债权,为了实现A类信托所有权的收益而设定,付出的票据由投资者享有。信托公司并不用担任法律关系,是融合信托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关系单独制度设计。具体而言包括了以下两种法律关系,一种就是发行人在设立信托时,票据持有人为A类信托持有人,投资人认购ABN时享有收益权,与发行人形成法律关系,其中投资者是受益人,发行人是委托人。第二是债务债权法律关系,投资者通过认购发行人发行的ABN,与发行人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其中投资人是债权人,发行人是债务人。
第三种产品的变革思路是建立结构性的T类信托单位,使隐性的刚性兑付阳光化,通过设计T类信托单位,将A类信托单位包装成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从而将A类信托产品与B类、C类等信托单位通过信用等级、产品定价、风险承担等区别开来,培养投资者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理念。同时将B类、C类信托单位逐步演变为非刚性的兑付产品。其中A类相对B、C有固定保本的收益特征,因为在A类集中转让期间,如果流动性出现问题,信托公司将发起设立T类的信托单位,T类信托单位作用是保证A类的信托单位收益。T类为A类单位提供保证作用,T类评估低于B类和C类单位,从而实现A类信托单位既是低风险、低收益相对安全的产品,靠这样产品的推行逐步打破刚性兑付,使刚性兑付逐渐成为我们这个行业隐去的方面。
信托以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者的关系为起点,受托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证明信托业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培养新型的功能,也并非所谓跨资产投资的灵活性,而在于体现信托制度及其法理、价值和理念创造、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真正的信托之道在于无限广阔运用空间,正所谓信无界,托无疆。谢谢大家!
联系圈儿
更多观点、消息、吐槽、聊天,欢迎来骚扰圈儿的个人微信:ixintuoquaner。因好友太多实在照顾不过来,新老好友,都请微信发送真实名片给个人微信号ixintuoquaner,以便互相添加好友和验证身份。
信托圈是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之一,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1000万人群。详情搜索“wemedia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