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在前几期“漫画中的金融”推送中,我们了解了股票,信托,今天小编带大家从生活中的金融入手,深入探寻一番“票据那些事”。
看完了漫画,就让小编带你继续深入了解一下,票据的起源与发展。
外国票据的起源与发展
在罗马帝国时代,产生了票据的雏形。当时的“ 自笔证书”,与现代的票据相似。
本票的起源,应属12世纪意大利兑换商发行的“ 兑换证书”。当时,意大利贸易极盛,商人云集,货币兑换十分重要,兑换商不仅从事即时兑换货币业务,而且兼营汇款。
汇票的胚胎是12世纪中叶意大利兑换商发行的“ 付款委托书”。13世纪以后,付款委托证书逐渐独立发生付款证书的效力,始脱胎而成汇票,发展至今。
支票最早产生于荷兰,17世纪时传到英国,19世纪中叶后,再由英国传至法国、德国,逐渐被世界各国采用。
至于现代票据制度,则形成于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达以后。
我国票据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在唐代出现了一种名为“飞钱”的票券;学者们多认为“飞钱”是我国现代汇票的起源。当时,飞钱只是一种运输、支取现金的工具,不是通用的货币。
唐代,使用过一种叫“帖”的票券,有学者认为,“帖”可为我国支票的起源。
到宋代,出现了“便钱”和“ 交子”。宋真宗时期,蜀地(今四川)出现“交子”,地方富户联办“交子铺”,发行称为“交子”的票券,供作异地运送现款之工具。“交子”与现代的本票相似。
明朝末年 ,山西地区商业发达,商人设立“ 票号”(又叫票庄、汇兑庄),在各地设立分号,经营汇兑业务以及存放款业务。名为 汇券、 汇兑票、 汇条、 庄票、 期票等的金钱票券大为流行,票号逐渐演变,叫做“钱庄”,
19世纪中叶进入盛期。票号签发的这些票券,类似现代的汇票和本票。
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中,特别是相关的财务方面的人员,我们往往会与票据打交道,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学习金融知识的我们,票据的一些相关的常识是必须知道的。
不知道今天小当家对票据知识的介绍有没有戳中大家的兴趣点,咱们下一期“漫画中的金融”不见不散!
文案:孔维政
编辑:孔维政
审校:窦博雅 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