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都不错。”这是信托业内流传的一句老话,其背后隐含着信托热点的不断切换。
梳理2017年68家信托公司年报,热点创新依次为:资产证券化、慈善信托、家族信托、消费金融、产业基金、PPP、绿色信托、主动证券投资、境外投资理财、养老信托等。
相比往年,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仍是热点;公益信托、消费金融迅速崛起;而互联网金融、消费信托、新三板信托、QDII方面的尝试则显得较少。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模式、市场发展等在内的多重因素。
随着资管新规下发,当前信托业步入刚性转型期。多位受访信托公司人士认为,2018年加强财富端以及业务合规是重要着力点,业务层面可以家族信托、消费金融以及标准化产品,如股、债、ABS等。
资产证券化卫冕首位
业务创新都需要时间检验,将2017年的创新置于时间坐标之上,不难发现,尽管信托转型热点不断轮转,但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多年来一直屹立潮头。
其中资产证券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业务,近三年资产证券化在年报中提及次数一直位列首位。2015-2017年分别被提及15次、31次、38次。持续不减的热度之下,探索亦取得可观成效。
信托公司参与方式主要有信贷资产证券化、以信托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企业ABS、信托型ABN和Pre-ABS四种方式。
Wind数据显示,2017年23家信托公司参与信贷ABS,发行134单,规模4691.18亿元;5家参与企业ABS发行41单,规模818.73亿元;16家参与信托型ABN发行35单,规模584.95亿元。另外有4家参与Pre-ABS。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研究员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拓展是信托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助力企业盘活长期资产,改善资金流转,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的有效融资模式。“可以预期,未来该项业务依然会是各家信托公司创新业务中重点发展的领域。”
2017年也是家族信托快速发展的一年,截至年末,家族信托整体规模已达500亿元。保险金信托成为亮点,平安信托2017年成立“鸿福”保险金系列产品线,并快速复制发展,全年成立960单,规模达到20.5亿。此外,陕国投等多家公司也于2017年启动并开展保险金信托业务。
与此同时,慈善信托、消费金融的提及次数排名快速跃升,其中慈善信托已位居第二。截至2017年底,全国一共成功备案成立了67只慈善信托,受托人包括31家信托公司和10家慈善组织,规模达8.93亿元。
不同于慈善信托,消费金融业务颇为赚钱,个别公司在该业务助力下实现快速发展。梳理显示,目前消费金融信托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的信托公司有6家,分别是外贸信托、云南信托、渤海信托、中融信托、中航信托、中泰信托。但由于股东背景、业务范围和战略布局差异,各家信托公司展业能力差距较大。
此外,绿色信托和养老信托首次进入关键词排名前十,一定程度上说明信托业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顺应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业务转型取得成效。
转型方向探讨
不过像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常年占据前位的创新业务并不多。2015年报提及频次达8次、6次、6次和5次的互联网金融、QDII业务、消费信托、新三板信托在2017年创新业务中似乎销声匿迹。
业内人士分析称,QDII业务创新受限于额度,自2015年以来的3年时间里,虽然有信托公司新获资质,但QDII额度纹丝不动。新三板信托受限于市场发展,目前三板流动性有限,此前发行的部分产品出现较大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业务的发展。消费信托则在盈利模式探索上遇到阻碍。
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下发,,于信托公司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打破刚兑、去通道等。此背景下,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信托业迫切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之下,2018年可拓展以下五大领域:一是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二是继续布局消费金融;三是在重点城市做房地产股权投资;四是要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五是PE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