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信托观察”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面内容到朋友圈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胡萍
2016年信托行业保持稳健增长,信托公司转型创新热点纷呈、精彩不断。如何评价2016年信托行业表现?机构转型分化原因何在?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
记者:如果梳理2016年信托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您认为有哪几方面?
翟立宏:可以从行业整体、信托公司、信托业务三个层面来看。在行业整体层面最有意义的关键词当属“中国信登”,即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在2016年年底正式挂牌成立。其目标定位是对信托产品进行登记、公示,确保设立信托计划的信托财产独立性,防止第三人善意或恶意侵犯信托受益人利益。在其后续发展中,再逐步发展信托受益权流转市场。信托业对登记制度和资产流转平台的探索持续多年,2016年终于以国家级统一登记平台的方式落地生根,为未来信托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层面的关键词应该是“18万亿元”。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三季度信托业主要业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8.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33%,环比增长5.09%。尽管增速并非今天的信托行业刻意追逐的目标,但这些数据折射出信托行业整体转型创新、努力进取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社会经济发展和投资者对信托产品及信托服务依然有着旺盛的需求。
在信托公司层面则是“增资潮”、“股权结构调整”和“曲线上市”三个有关联的关键词。自2014年兴起的信托公司增资热潮至2016年依然热度不减,反映出新老股东谋求信托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信托公司股权转让中的高估值和高定价是信托牌照价值的最好体现,股权结构调整中的新旧更替也必然会给信托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6年年底江苏信托率先借壳*ST舜船上市获批,随后又有昆仑信托、五矿信托、浙金信托相继传来曲线上市获批的好消息,尽管目前来看仅有几家阶段性的案例,但相对于信托公司整体对上市20多年的期待来说,确实意义重大。
在信托业务层面上我们首推“慈善信托”。2016年9月1日,,明确了慈善信托采用备案制且须向民政部门报备,解决了公益信托发展的最大瓶颈。慈善信托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征,可以满足财富总量大、类型复杂、传承周期长的慈善信托委托人在风险隔离、利益分配、信息保密和连续稳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慈善信托未来将是信托业深耕的领域,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其次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2016年以来,资产证券化领域影响较大的创新包括信托型ABN、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信托受益权ABS等。资产证券化是针对存量资产的发掘利用,2016年新增资产乏力,发掘存量资产成为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看好的资产获取方式。在对存量资产的利用中,资产证券化模式首当其冲。目前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信托公司的主导角色已逐渐显现,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受托人,开始向产品的交易安排人发展。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地位提升,既能推高整个资产证券化流程的效率,也能积累相关发行经验,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有利于信托公司开拓和转变盈利增长点。另外,家族信托、绿色金融、海外资产配置等关键词也是信托业务领域值得关注的。
记者:2016年信托机构分化很明显,既有黑马也有落伍的,原因何在?
翟立宏:信托公司的分化是最近两年信托行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行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具体到信托公司个体而言,有持续领先的,有后来居上的,有脱颖而出的,有中道没落的,当然也有一直在底层徘徊的。究其原因,基本上都可以从一个公司的战略安排、业务创新、团队素质等方面找到答案,当然也有资源禀赋、股东背景方面的原因。在转型时期高瞻远瞩、打出提前量,舍得在战略上有大的调整和投入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如何评价2016年信托公司的转型?
翟立宏:可以概括为“三位”。一是信托行业整体形象的“正位”。信托行业在金融体系中不但用管理资产规模来彰显实力,也在用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的创新转型、不懈的努力探索来塑造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主力军和领头羊的形象。二是信托公司在行业中的“定位”。依据自身资源禀赋、战略目标和市场细分,追求差异化定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正成为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思路和展业模式。三是信托业务的“归位”。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原有的信托业务分类口径,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全行业投资类信托规模为5.85万亿元,占比32.19%,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元大关,占信托总资产的比例达到45.71%。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是信托制度的功能表现,其快速增长符合当前信托行业回归信托本源的信念。未来在新的“八类业务”分类指导下,信托业务的“归位”会更有方向感。
记者:未来哪些业务方向可持续发展?
翟立宏:如前所说,目前行业整体对“八类业务”划分思路已形成共识。未来信托公司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战略定位和市场细分,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特征的业务组合。首先要在资产运用型和管理服务型业务上做出总体战略安排,其次要考虑主要为非标类的债权信托、股权信托、产权信托、同业信托业务的传统优势如何延续并升级换代,标品信托、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如何整体规划、协同发展,公益信托如何从基础工作入手全面推进等等。一句话,在行业整体业务方向明确的情况下,信托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分析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业务组合。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信托观察》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敬请关注用益其它微信公众号
用益理财(ID:usefinance):提供最新信托/资管理财产品
用益信托网研究(ID:trustforward):掌握信托/资管发展最新前沿
合作交流
投稿:yanglee46@hotmail.com
合作:QQ9939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