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了解信托> 中国金融牌照大全全解析:屌丝走开,这只是土豪的游戏!

中国金融牌照大全全解析:屌丝走开,这只是土豪的游戏!

2021-09-28 15:45:42

提示点击上方"全景财经"免费订阅本公众号



金融牌照,即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目前金融许可证由银监会、。、、,,金融许可证则是市场准入制度的常态表现。


在我国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额贷款、典当12种。


  一、中国金融牌照一览表



在看各个金融牌照的简介和解析之前,金融哥先为大家盘点那些金融牌照手机控。金融牌照,才是真正的土豪级收藏啊!!

---------------

盘点那些金融全牌照“收集控”


文/《投资时报》 郑宝旭


  如果能集齐信托、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租赁7张金融牌照,就好比拿到一手顺牌,怎么打都舒服。


  不过,国内金融牌照仍处于管制范畴,拿到其一尚且不易,全部持有7张可谓“难于上青天”。


  2002年,、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为三家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三家已经将7张牌照悉数收入囊中。


  除上述“三英”之外,不少资金实力雄厚的“收集控”,亦在不惜重金求购金融牌照。但迄今,获得全牌照的就只有版图庞大的明天控股。


  近期金融机构的股权交易十分活跃,还有一些公司已经离全牌照目标不远。据《投资时报》统计,除去上述三家集团,接近全牌照的公司共有10家。其中,国有金融资本包括交通银行、安邦保险集团、中国人寿;国有产业资本包括方正集团、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五矿集团、华能集团;民间产业资本包括万向集团、复星集团。


  另外,宝钢集团、中粮集团、美的集团、雅戈尔、九鼎投资等,争夺全牌照的野心也溢于言表。


  国有金融资本抢先拿齐


  1992年下半年,由于出现金融秩序混乱、金融市场失控的局面,,明确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但3年后的1996年,,金融业分业经营开始松动。2002年,、光大集团以及平安集团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此举被认为是中国金融机构从分业走向混业的标志性事件。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通过注资重组、并购等形式,中信集团和平安集团先后完成了全金融牌照的置办,姗姗来迟的光大集团今年7月收购甘肃信托后,也终于拿到了全牌照。


  中信集团是中国金融控股领域“第一个吃螃蟹者”。不过,因各种政策的限制,中信集团并未将各金融牌照公司发展到深度结合的程度。目前,中信集团仍在探索金融综合经营的思路,其更注重借助旗下已形成的金融、资源、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等几大板块的联动,而未发挥较大的金融混业协同优势。今年3月份,中信集团开始实施在香港整体上市的计划,更国际化的视野或会助其更快的学习到美国、日本等国家金融混业的经验,使自身更具竞争力。


  光大集团比较不幸,就在其获得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的时候,旗下原有的光大信托因巨额亏损导致资不抵债,被中国人民银行撤销营业许可证,导致一直缺失信托牌照。直到今年7月,光大集团才完成对甘肃信托51%股权收购的工作,甘肃信托改名“光大兴陇信托”。自此,光大集团终于拿到缺失多年、梦寐以求的信托牌照,为全牌照征程画上句号。


  平安集团通过10年的发展,通过集中平台的建设,实现了集团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融合,即集团混业、子公司分业的格局。相对而言,平安集团是三家试点机构中,混业程度最高的一家。


  三大派系争鸣


  国有金融资本中,交通银行也一直抱有全牌照的梦想,近几年借助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战略,获得较大发展,已初具全牌照模样。该行除了在银行业控股交银村镇银行、西藏银行与常熟农商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中还控股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保险、交银国际信托与交银金融租赁,目前只差证券与期货牌照。


  同属国有金融资本阵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全牌照框架亦已小具规模,保险、银行、证券、基金、信托、期货或参或控,已悉数被其收入囊中;此外,安邦保险集团的属性在金融业界定位较为模糊,暂将其列入国有金融资本体系,其全牌照之旅也走得颇为风生水起,银行、保险、证券、租赁已入其棋局。


  除国有金融资本体系浮现6家全牌照大佬外,实力雄厚的国有产业资本自不甘落人后,不过至今它们尚未有拿到全牌照的公司。相比而言,此体系中方正集团、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五矿集团、华能集团算是国内金融全牌照队伍中的知名成员。其中,方正集团离目标最近,通过收购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如今已持有除银行外的6张牌照,而这6张牌照中,除了信托牌照外,其余均为旗下方正证券持有。目前,方正证券参股盛京银行,持股比例为7.32%,为其第三大股东。据悉,方正证券有进一步增持盛京银行的计划,如能站上控股股东位置,全牌照梦想将变成现实。其他几家公司中,中国石油尚缺基金、券商牌照;国家电网与华能集团都缺少银行牌照;五矿集团则缺少基金与保险牌照。


  和国有资本相比,民营资本得发力不容小视。“明天系”有着一张庞大而复杂的金融网,其控股3家银行、4家证券公司、2家基金公司、3家保险公司、2家信托公司、1家期货公司和1家租赁公司,已经实现全牌照。其参股的金融机构更是众多,包括天津银行、厦门银行、大连银行等一干地方性银行,以及长城保险、北京国际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明天系”一直视金融牌照为珍宝,在集团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都没有主动卖掉过一张金融牌照。


  另外,万向系尚缺银行、券商牌照,复星系缺少银行、信托牌照,都离全牌照目标不远;美的集团作为后起之秀,目前参股顺德农商行及金鹰基金。


  在行业低谷时入主


  综观各集团获得金融牌照的历程,斥资收购股权、注资重组的案例占到了半数以上。其中尤属银行、信托、证券这三张牌照最难获得,只有在行业低谷或个别企业陷入破产困境时,才会有机会入场。集团通过申请的形式,获得基金、租赁、期货、保险牌照的案例相对多一些;美的集团作为后起之秀,目前参股顺德农商行及金鹰基金。


  用信托牌照与基金牌照作对比,则可清晰地反映出上述规律。过去几年中,信托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信托牌照有市无价,鲜有股权出让的事件出现,就连一直觊觎信托牌照的光大集团也是在甘肃信托频频陷入危机后才有机会收购股权,并且这一场收购案,历时近两年才完成。


  反观基金行业,由于股市持续多年熊市,再加上基金经理人才荒,基金行业的股权交易近期变得活跃起来。上半年,纽银西部基金、长安基金、浙商基金、博时基金等公司都出现股权变动。


  另外,金融牌照从无到初具规模,各集团平均花费的时间为10年左右。这还是得益于在过去10年中,证券、银行、保险等行业均现并购机会,让资本有机可乘,不然时间可能会更长。


  更多追逐者蓄势


  金融全牌照难以抵挡的诱惑力,还在吸引着各路资本入场,他们都有同一个“全牌照的梦想”。


  民营产业资本中,与美的集团一样,雅戈尔集团等刚刚迈开步子,准备进入金融业。目前雅戈尔集团参股宁波银行。


  在银行业中,今年4月,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意味着民生银行获得资管牌照。目前,民生银行已经收获基金、租赁、资管牌照,还差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牌照。


  同样在加速混业经营的还有华夏银行。今年5月,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华夏银行出资24.6亿元,占其股份的82%,代表着金融租赁牌照的落袋。


  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私募公司也不甘寂寞。其中,通过私募股权投资起家的九鼎投资,于今年4月挂牌新三板。挂牌后,其合伙人之一的黄晓捷曾多次提到,“九鼎投资绝不仅仅只是想做私募股权投资,而是希望能够做一个全牌照的大型资产管理平台,并拥有更多的金融牌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