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财经> 23亿代价深圳买楼时机不对?浙商银行董事罕见投出反对票:资本耗用应优先聚焦生息资产

23亿代价深圳买楼时机不对?浙商银行董事罕见投出反对票:资本耗用应优先聚焦生息资产

2023-08-26 15:02:31

拟购买的房产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与椰树路交汇处的深圳中洲滨海商业中心西塔第1-21层(第11层为避难层,下同),总建筑面积41,186.70平方米,总价22.65亿元(含增值税5%),加上其他费用(契税、印花税等)约0.69亿元,合计资产购置费用约23.34亿元。

不过,同日公布的浙商银行董事会决议显示,12位董事中,来自横店集团的胡天高董事罕见对议案投了反对票。其反对理由,一是从浙商银行目前实际情况看,资本耗用应优先聚焦于生息资产,二是该办公用房的买入时机有待商榷。

年报显示,浙商银行资产端的收益率有所下行,2022年贷款收益率5.12%,较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带动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0.24个百分点至4.37%。

资料显示,这已经是浙商银行连续第二年大手笔购买办公用房。根据浙商银行去年3月30日的公告,宣布斥资30亿为上海分行购买办公用房,当时包括胡天高在内的全部董事都投了赞成票。

值得关注的是,浙商银行目前正进行10配3的配股再融资,拟募资预计129亿元。6月26日为登记公司网上清算日继续停牌,27日刊登配股发行结果并恢复交易。

胡天高反对理由,一是从浙商银行目前实际情况看,资本耗用应优先聚焦于生息资产,二是该办公用房的买入时机有待商榷。

莱坊高级董事及中国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朱磊表示,“深圳全市租金自2018年开始步入下行区间,至今迈入第五年。租金三年间下降14%,五年间下降22%。”

与此同时,根据第一太平统计数据及分析,2023年,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或再度迎来供应高峰,全年供应面积预计达140.5万平方米。其中,第二季度,全市将迎来六个新项目入市,约为市场带来41.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供应。届时,全市总存量将过千万平米而达到1046.6万平方米,同比扩张4.1%。

第一太平认为,供需结构问题将同步影响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资产表现,令全市平均租金延续下降趋势。但随着本地经济及市场活跃度的提高,租金跌幅或将收窄。在供应高峰叠加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写字楼物业资本值或将于中短期内延续下降趋势。

2022年年报显示,浙商银行深圳分行资产规模1117亿,机构数量12家,员工人数734人,从职工人数上仅次于杭州、南京、北京和济南分行,与广州分行相当。

年报还显示,2021年底,浙商银行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成本为126.64亿,至2022年底,房屋及建筑物成本环比增加28.85亿。

根据浙商银行去年3月30日的公告,基于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业务发展、人员队伍的逐步扩大,以及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在沪机构、子公司布局和长远发展考虑,拟购置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500弄1号绿地创驿大厦A塔楼作为办公大楼使用。总价29.38亿元(含增值税9%),加上契税等其他费用,资产购置费用合计约30.30亿元。

4月21日,湖南三湘银行亦披露另一则关联交易事项公告,银行同意向关联方长沙三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银地产”)购买新办公大楼原投资预算8.34亿元的基础上,追加购楼预算0.31亿元。三湘银行表示,三银地产的股东为银行的股东或法人关联方,故将三银地产认定为该行法人关联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