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10点59分,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因脑癌在台北逝世,享年83岁。
这位曾说自己要活到106岁,,享年106岁)的狂生斗士,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狂”是李敖一生最大的标签
“狂人”李敖的一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他一生勤勉笔耕,著作等身,才情兼备,同时,他的一生也树敌无数,毁多于誉,很多人对他评论不一。
有人说他真性情、敢于直言、针砭时弊、有当代鲁迅之称。也有人说他狂妄、张扬、跋扈、难缠、有才无德。中国人常说人要“盖棺定论”,无论如何,李敖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嘟嘟君很好奇,作为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李敖究竟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李敖一生结过两次婚,育有三个子女:长女李文,次子李戡,次女李谌。
李敖与女儿
一个快意恩仇的男人,却对女儿百般温柔
李文生母王尚勤。在和李敖分手后,王尚勤把女儿带到了美国,但是李文顽皮任性,让她大伤脑筋,颇感忧虑。她只好给李敖写信求援,希望他抽空给女儿写信或打电话,严厉管教一下。
李敖回信说:“你在信中提到小文的事,目前除了静观其变,似别无良策,丘吉尔89岁时,还有酗酒闹事的高龄女儿,何况小文年纪尚小不懂事,随她胡闹去吧。她在台湾念书时,我就跟她开玩笑说:你这样子胡闹,等你去了美国,美国就要亡国了。如今她长大了,美国尚未亡,可见美国尚堪折腾。”
看得出来,李敖丝毫不为女儿感到担忧。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走自己的路,自然孩子也不应该成为父母的复制品。事实证明,李文并没给父亲丢脸。
其实,成功并无定式。奥利地作家托马斯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但有些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路,总想走别人的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须知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适合他发展的道路才能让他有的放矢、成功成才。
而同质化的教育只能泯灭他们的个性和爱好,使他们变得平庸无奇。时下正是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人高喊“我的地盘我做主”。那么,孩子的地盘,就让孩子自己来做主吧。
李敖与儿子
人生不一定是水涨船高 不要对孩子做设计
2010年,李敖的儿子弃台大上北大的消息让“李戡”这个名字第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常言说“虎父无犬子”,李戡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来一种和父亲李敖一样的犀利和锋芒,从他出版的《李戡戡乱记》(收录了台湾教科书里歪曲事实的部分,揭露和抨击台湾教育制度的黑暗)一书就足以见得。
李敖曾说:“90后是比较难教育的,因为叛逆,但儿子18岁,对我不会反叛,可能我也比较怪。”李敖对儿子李戡的教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要对孩子做太多设计”。李敖说,“你对你的下一代任何安排都是危险的,因为你的设计可能是错的,你觉得一切会水涨船高,事实不然;不过,可教给他的比如‘跌倒经验’。我会告诉他,如果你跌倒后不立即爬起来,要东张西望,也许能捡到东西。”
李戡对父亲的评价是“很有正义感、很博学的一个人”。他抛开大师光环从家庭角度说,“我们俩不是家庭教育的典范。他不会关注我的成绩,大的事情才让他给意见,和他相处起来很轻松。”
李敖对儿子李戡的教育不会每件事都面面巨细的管到,基本上是顺其自然,只是在重大人生选择上为儿子作出指引,李敖会告诉儿子李戡,这件事这样走是弯路,我已经走过了,你没必要再重走一次。
在李敖的影响下,尽管李戡对台湾学校的教育方式非常不认同,但是李戡却从未因此以牺牲自己的学习成绩来与令他失望的教育体制进行对抗。据李戡所说,为了好的成绩,死记硬背、课外补习班他都有做,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认同或者家庭原因就进行行为抵抗。
李戡认为:“成绩好本来就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爸妈负责。”
李敖还有些颇令人玩味的教育哲理
在李戡的国中毕业典礼上,李敖曾对台下几十名少年这样说道:“你在人生里可能会遇到难题,这个难题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你必须要忍耐,必须要突破,必须要警觉,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有时某种程度我偷窥,会顺带试看他在干什么。很多家长偷窥的技巧不好。我从钥匙孔里看,这是我高明的地方。我觉得,经过折磨、吃亏上当,摔跤,是正常的程序。”
当问及最希望儿女们继承他什么,李敖的回答是:如果可以,希望他们能继承我灵活的思想,我从来不念死书,知识在我这里就像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
嘟嘟君反复回味这些话,真的觉得,这位嬉笑怒骂无所不能的大作家,还真的是一位尽职的好父亲。
李敖的教育方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简单中蕴含着对世事万物的深刻认识,真正实践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李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对孩子个性的发展,但是李敖崇尚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对孩子“放养”和个性的塑造,也并不是绝对“放养”,而是要在关键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引,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怎么样避免走弯路。这对我们每一个家长教育孩子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至此,一个时代的狂生走了,留下了他的文章、思想和教育方式。